虽然美国等政府的救市让这次金融危机没有像1929-1933年那样伤及社会,但这些史无前例的救市措施也带来了后续隐患。
二、外汇管制方式的转型:从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 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限时,中国的外汇管理更为习惯于应用大量事前的严格审批。这就对监管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拓展开放条件下的人民币监测体系:国内协同与国际合作 货币的国际化会不断提高原来相对分割的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的互动程度,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推动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业务不断扩张,同时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互动和联系也会随之增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落户上海,该系统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处理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业务,可以集中清算业务,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中国正在加快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建立,以期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奠定良好硬件基础。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使国内金融体系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暴露。近几年来近年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增长异常迅速,截至2016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达5.23万亿元
另一种可能是导致非正式金融渠道——既有境内的、也有境内境外联手的——暗中运作,以更接近于供求规律的高利息吸引存款并放贷,这些基本上不受中央银行等国家部门的监控。印尼看在眼里,有了更大的冲动,要上马制造国产飞机,时任总统苏哈托的儿子邦邦是该项目的峰层推手。这种状况与资产负债表效应彼此呼应,相互强化,使得实体经济呈现出繁荣—萧条的新的周期特征,即金融经济周期。
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其货币性越强。于是,一个看似极其理论化的论题,便有了极大的现实意义。如书名所示,这本书的主线是金融经济周期。然而,熟悉经济与金融理论的研究者都知道,这个主题的要义,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若不能影响实体经济运行,则金融周期无从产生。
在伯南克和格特勒看来,引起经济波动主要因素的投资水平,高度依赖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由于存在外在货币,价格水平的变化便会影响财富在私人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转移,此即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彭文生先生的新书《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将要出版。货币当局总是将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币存款等合称为准货币,根据就是:它们较其他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因而可称作货币。在他看来,利率就是这座桥梁: 通过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对应调整、前者向后者靠近的累积过程,导致储蓄和投资、 供给 (生产) 和需求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最终驱使均衡达成,进而决定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与实体经济是彼此分离的,因而,货币无非只是罩在实体经济上的面纱,它决定的只是物价水平的高低。
在一般人看来,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是泾渭分明的。用一般人的眼光观察,可以看到,金融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金融业增加值在各国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金融从业人员的收入在社会各类人群中名列前茅,金融对宏观经济政策、社会生活、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影响都日益增大。显然,一种资产的金融化,是通过提高该资产市场的流动性而产生的。重要的是,不同类型的货币资产的名义扩张或收缩,对实体经济活动的运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异军突起,开辟了探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新路径。然而,在理论层面讨论经济的金融化,则须有更为专业的分析视角,经济的证券化率(各类证券总市值/GDP)、金融相关比率(金融资产总量/GDP)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年交易量、信贷余额、年保费收入、外汇日交易量等对GDP的比率稳步上升,贸易相关的资本流动与非贸易相关的资本流动的比率的逆转(20世纪末已达1∶45),都使得金融上层建筑日益膨胀,并进一步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使得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风险/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占据了统治地位。
三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信息经济学、新增长理论和新金融发展理论兴起,进一步打破了传统金融研究的僵局。从金融功能的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货币金融世界里,一种资产是否是货币,是依据其流动性高低来确定的。这一理论从实体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要素入手,循着交易成本、不对称信息、中介效率、分配效率、风险管理和价值增值等方面入手,层层考察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阐述了两者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种资产流动性的高低,由该资产的市场状况决定。如果企业资产负债表是健康的,其现金流充裕,资产净值也高。在人类历史上,货币的确曾固定地由某些商品(如黄金)来充当,但是,自从货币被信用化之后,金融活动日趋多样,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界限更为模糊。但较之现金和活期存款,其流动性较低,因而只是接近货币(准)而已。
在古典经济学的眼界里,金融(更严格地说是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宏观问题?尽管当时还没有用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来指称这种关系。正因如此,我们在阐释、 落实这一命题时,切忌大而化之。
四 值得注意的是,当主流经济学的探讨徘徊于从实体经济的立场来解释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时,实践却把这一命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实体经济的金融化。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学界重构宏观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努力获得了新的刺激,从而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如今,在普通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选项里,其实体性不容置辩的大宗产品,霍然就与其金融性毋庸置疑的固定收益产品和汇率产品等量齐观。简而言之,基于内在货币和外在货币的分野,格利和肖完美地揭示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关联、彼此渗透的关系,从而对古典主义的两分法给予了最致命的否定。
不过,他的主要贡献,是将维克赛尔的天才思想引入了说英语的国家。马克思早就指出:货币是和其他一切商品相对的一般商品。时下稍具规模的投资机构,都会在旗下专设FICC部门,即将固定收益(Fixed Income)、货币(Currency)和商品(Commodity)统一在一个逻辑框架下加以运筹。在格利和肖看来,货币资产有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资产来源于不同的途径,有的来自政府,大部分则来自实体经济。
他们认为,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只考察了经济中的外在货币及其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忽视了内在货币的存在及其引起的财富转移,以及进而产生的对劳动力、当期产出和货币的总需求的影响。在中国,随着经济增速减缓,以及货币金融政策效率递减,人们也开始关注高债务和高杠杆问题。
他致力于在金融世界和实体(真实)世界之间找到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当企业遭受到经济中的正向冲击或负向冲击,其净值随之升高或降低时,经由信贷市场的作用,这种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会被放大,出现金融加速器效应。
入手之处,是在宏观模型中引入企业资产负债表效用。具体而言,企业现金流的多寡、资产净值的高低,对于投资有直接或间接的正面影响。
简而言之,存在这样的逻辑链条: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改变能够引起投资的变化,投资的改变会进一步引起下一期产量的变化,从而造成经济波动。另外,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波动日趋剧烈,而且显示出强烈的顺周期性和超调的特征。努力的基本方向,就是将金融作为内生性体系纳入(刻画实体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而利率结构的变化,则可能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
不过,他的主要贡献,是将维克赛尔的天才思想引入了说英语的国家。彭文生先生的新书《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将要出版。
在中国,随着经济增速减缓,以及货币金融政策效率递减,人们也开始关注高债务和高杠杆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恐怕需要另辟蹊径,从实体经济的金融化入手,将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同炉熔炼。
至于由货币衍生出的金融活动,也没有改变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宏观联系,只是在资源配置这一微观经济运行的层面上,加入了一项成本要素(利率),从而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一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向就是颇具争议的议题。
在备孕期间,与医生进行咨询和讨论是明智的选择,以便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总而言之,备孕生龙凤胎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调整和医疗辅助。
3. 消化问题:备孕前饮食不规律、吃得过多或者吃不健康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消化问题。
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备孕是一段充满期待和不确定性的阶段。
此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减少压力和焦虑。
小苏打具有吸附和中和气味的作用,能够减轻狐臭的味道。